在台灣怎麼辦一場最省錢的喪禮?
如果要舉辦一場最省錢的喪禮,但又不像孤魂野鬼一般草草了事,首先我們要先釐清,如果基於一切合法且符合時宜的條件,那麼流行於日本的零葬,以「不要葬禮、完全不留骨灰、也不要墓地祭拜」這種方式就不適合,因為雖然灑脫豁達省錢到極致
圖片擷取來源《父後七日》2010年電影上映宣傳海報
早年交通不便,且婦女工作繁重,除養兒育女外,仍需幫忙農事,飼養牲畜。因此娘家父母臨終時,大都無法隨伺在側,所以聞噩耗返家奔喪,入村莊或家門前,需匍匐前進(手腳並用伏地而行),同時哭喊亡者之稱謂,以彌補未能送終之遺憾。
圖片擷取來源《父後七日》2010年電影宣傳劇照
資料參考來源 內政部 (民105年)《平等自主 慎終追遠-現代國民喪禮》
圖片擷取來源《父後七日》2010年電影宣傳劇照
我國傳統喪葬禮俗傳承儒家精神,但因為傳承時間久遠,許多儀式已失去原有社會情境脈絡中的功能,有鑑於此,內政部於民國99年成立「喪葬禮俗研究改進專案小組」召集多方產學專家與會討論,提出傳統喪葬禮俗順應社會變遷的建議作法,與時俱進讓喪禮不再只是墨守成規徒具儀式。
如果要舉辦一場最省錢的喪禮,但又不像孤魂野鬼一般草草了事,首先我們要先釐清,如果基於一切合法且符合時宜的條件,那麼流行於日本的零葬,以「不要葬禮、完全不留骨灰、也不要墓地祭拜」這種方式就不適合,因為雖然灑脫豁達省錢到極致
隨著時代的變遷,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環保葬禮,例如作家瓊瑤與藝人小鬼選擇花葬,「三金影帝」吳朋奉選擇了樹葬,這種立碑、不造墳、不晉塔,減少對土地的佔用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方式
我們在協助家屬整理遺物時看見了一封信,是一位母親在思考晚年生活時,寫給她兩個兒子的感人信件。信中充滿了對孩子的叮囑與深情,母親坦誠面對自己將來老去、甚至失智的可能性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