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傷是一場旅程,每一步都是新的練習

失去親人、朋友或寵物,是令人難以承受的痛苦,尤其突如其來的離別更顯沉重。專家建議,面對悲傷時,允許自己感受失落,為情感建立空間,理解悲傷是人生的一部分,並相信時間能帶來療癒。

心理學家指出,悲傷並非直線進行,情感可能反覆波動,這是正常現象,不是退步。適時接受自己的情緒,讓身心以自然的方式處理感受。

幫助走出悲傷的方式包括:建立日常例行事務、尋找傾訴對象、適時自我關懷、書寫感受,甚至尋求專業協助。給自己時間和空間,悲傷終將轉化為內心的力量與平靜。

從察覺情感波動、展露真實情感、出席告別式喪禮,試著開始恢復日常作息,養成日常例行習慣,慢慢的聚焦未來習慣少了一個人的生活方式,若真的無法獨力完成適應,也不要羞怯或害怕尋求專業身心科醫師的診療建議。
即便悲傷會留下,但美好也將永存於記憶之中,為我們帶來了一份面對生命與告別的深刻啟示,成為人生路上的力量好面對生死兩相安的課題。

悲傷是一場旅程,每一步都是新的練習 1
悲傷是一場旅程,每一步都是新的練習 2
悲傷是一場旅程,每一步都是新的練習 3
悲傷是一場旅程,每一步都是新的練習 4
悲傷是一場旅程,每一步都是新的練習 5

晶品禮儀-永恆純粹的思念
全台24小時全年無休服務專線 0800-600-038

相關文章

自然環保與生死兩相安的告別

台灣人常常忌諱討論死亡,但偏偏生老病死是人類無法避免的關卡,人一出生就啟動了死亡的倒數計,誇張一點的說,人從出生後就在等死,但在我們的公共場域,死亡這件大事卻總是被迴避。

閱讀更多 »

人文葬是甚麼?為何選擇人文葬?

願逝者溫柔安息的同時,但也希望生者能重拾幸福的能力,我們認為這就就是對逝去親人最好的安慰!因此晶品禮儀推出的人文葬,就是以往生者與家人最能適應的方式,去規劃這段治喪期和喪禮。

閱讀更多 »